第一黃金網12月19日訊 美國參議員湯姆·科頓(Tom Cotton)強調中國公司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的可怕威脅,指責中國科技巨頭華為試圖主導5G技術并竊取美國人的數據。北京通常會“全額加征10%進行報復”,但這一次似乎沒有太多懲罰選項。
黃金TD走勢概述
周一(12月19日),黃金TD維持小漲。截止發稿,黃金TD開于402.42元/克,最高上探405.3元/克,最低觸及402.42元/克。
消息面
美國控華為主導5G竊取數據?中美局勢再現消極誘因
“我們不能允許華為和中國政府訪問美國人的個人數據和我們國家最敏感的防御系統,我們必須解決這些中國公司對我們國家安全構成的可怕威脅,”科頓在一份聲明中說。他在周二發表上述言論時,美國兩黨議員團體提出一項名為“網絡法案”的法案,以制裁中國的華為技術公司和中國的5G公司。
美國參議員湯姆·科頓(阿肯色州共和黨)與參議員克里斯·范霍倫(馬里蘭州民主黨)、查克·舒默(紐約州民主黨)和里克·斯科特(佛羅里達州共和黨)提出一項法案,嚴厲制裁中國科技公司華為和其他不守信用的中國人從事針對美國的經濟間諜活動的5G生產商。
“監視美國并違反我們法律的外國公司應該面臨嚴重后果,華為是慣犯,這項兩黨法案將通過進一步制裁華為和其他試圖破壞我們安全的類似不良行為者來加強我們的國防,”范霍倫說。
該法案會將這些實體添加到美國財政部的特別指定國民(SDN)名單中,這將有效地阻止他們進入美國金融系統,國會議員Mike Gallagher在美國眾議院提出了配套立法。10月,司法部指控兩名中國情報官員與華為合作,阻撓聯邦政府對該公司的調查。
美國聯邦調查局最近還透露,在美國幾個核導彈基地附近的手機信號塔中發現了華為設備,這些信號塔發出的信號可能會干擾美國的核武庫。斯科特說,他很自豪地推出《網絡法案》,該法案將對像華為這樣監視美國人并危及我們國家安全的公司實施嚴格制裁。
這位美國議員補充說:“我非常清楚我們面臨的威脅來自中國和其他以間諜活動和竊取美國技術而聞名的敵人控制的科技公司?!?/span>
當其他國家采取它不喜歡的政策時,中國有著反擊的悠久歷史。2020年,當澳大利亞呼吁對新冠病毒的起源進行調查時,它對大麥、葡萄酒、小麥、羊毛、銅、木材和葡萄征收了總計超過13億美元的關稅和禁令。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因涉嫌違反美國對伊朗的制裁而于2018年在加拿大被拘留后,北京迅速在中國拘留了兩名加拿大人,并阻止或減緩了從加拿大進口的大量農產品。
在臺灣于2021年使用“臺灣”而不是“臺北”在立陶宛開設代表處后,中國選擇制裁其官員,降級關系并禁止其進口。其他受到嚴厲報復的國家包括日本、蒙古、挪威、菲律賓和韓國。
China Moon Strategies總裁杰弗里·穆恩(Jeffrey Moon)表示:“中國全面報復加10%,他們報復時有一致的目標。他們想造成相應的痛苦,避免對中國造成負面影響,并想否認?!?/span>
在華盛頓宣布對高端半導體和芯片制造設備實施限制后,通常大風大浪的北京的反應相對溫和,這可能對其經濟、青年就業和共產黨藍圖下重塑社會的愿景造成巨大打擊,讓分析人士和前美國官員們在等待另一只鞋掉下來的同時,也在分析中國的想法。
在 10 月初宣布這一消息后的幾天內,北京方面發表了口頭回應,稱美國的限制措施是科技霸權和惡意違反貿易規則。但幾乎沒有具體的阻力或猛烈抨擊?!斑@是一個難題,”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高級顧問斯科特·肯尼迪說?!霸谄渌矫?,他們的皮膚似乎比保鮮膜更薄?!?/span>
分析人士說,似乎有幾個因素在起作用,北京有很多事情要做。美國宣布這一消息是在意義重大的第20屆黨代會召開前一周,顯然更多是受華盛頓官僚時間表的推動,而不是任何想戳北京眼睛的愿望。
華盛頓在10月初毫無預警地宣布了芯片出口限制,以阻止中國儲存潛在軍事用途芯片的能力。其中包括禁止具有潛在民用和軍用雙重用途的高端半導體和芯片制造技術,禁止美國公民從事中國業務,以及擴大中國公司的貿易黑名單。
上周四,華盛頓將中國存儲芯片制造商長江存儲技術有限公司(YMTC)和人工智能芯片領域的其他35家中國企業列入名單,有效地阻止了他們獲得關鍵技術。美國還在向荷蘭和日本施壓,要求他們對尖端制造設備增加限制,盡管它面臨一些阻力。
中國相對溫和的回應背后的第二個可能因素可能是黨政官員和行業高層管理人員,包括來自國家龍頭企業長江存儲、中芯國際和長鑫存儲科技的高管,在如何應對方面存在分歧。“北京的官員可能仍在消化10月7日管制對主要公司的全面影響,并提出以協助國內產業為重點的回應,”Albright Stonebridge Group高級副總裁Paul Triolo提到說。
“在明年初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華之前,北京可能也不愿意采取重大的公開報復措施?!?/span>
肯尼迪最近在北京會見了中國和外國大使館官員和公司高管,他說他聽到了關于中國克服限制的能力以及可能采取的反制政策的廣泛不同意見,這表明缺乏共識??夏岬显谠嚓P政策時說:“盡管中國政府具有冒險、快速反應的形象,但實際上,在廣泛的問題上,他們似乎對如何進行非常猶豫或不確定?!?/span>
北京之所以傾向于在受到挑戰時進行猛烈反擊,部分原因在于它在國內通常表現出色,并且可以成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戰略,尤其是對于更容易被嚇倒的較小、較弱的國家。盡管中國擁有加大對跨國公司和外國政府施壓的法律架構,包括不可靠的實體名單、反壟斷和反競爭法、全球并購審查權、反外國制裁和外國直接產品規則、國家安全、網絡安全和數據隱私法,它很少使用這些法律來對付科技公司。在一些案例中,它曾威脅要制裁美國國防承包商,但沒有付諸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