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黃金網12月19日訊 今年動蕩的能源市場使讓一些大宗商品交易者成為贏家。最大的贏家之一,或許也是“最讓人意想不到”的贏家,可能是創紀錄釋放戰略石油儲備(SPR)的美國政府。
黃金TD走勢概述
周二(12月19日),黃金TD小幅下跌。截止發稿,黃金TD報405.58元/克,漲幅0.02%。本交易日,黃金TD開于405.7元/克,最高上探至405.8元/克,最低觸及403.81元/克。
消息面
白宮出售戰略石油儲備 拜登政策獲40億意外之財?
美國戰略石油儲備的緊急釋放將于本月結束,在俄烏戰爭爆發導致油價飆升后,美國為降低天然氣價格所做的不同尋常的努力也將結束。
在釋放期間,華盛頓以平均96.25美元/桶的價格出售了1.8億桶原油,遠高于WTI油價最近74.29美元/桶的價格,導致這一筆交易的賬面浮盈將近40億美元。
問題是這個好消息是否會持續下去。一些市場人士批評拜登政府3月份授權釋放戰略石油儲備的決定,稱這是史無前例的對市場的干預?,F在,隨著出售的SPR價格與原油期貨價格之間的差距擴大,一些分析師和投資者呼吁美國政府開始補充庫存。
一名高級政府官員說,今年10月的規則變動賦予美國能源部更大的靈活性,可以等待更好的價格再出手填滿儲備,而這個過程很可能會延續數月乃至數年時間。
上周五,美國能源部向一家美國供應商招標,從明年2月份開始采購300萬桶原油。
能源咨詢機構Rystad Energy高級分析副總裁Claudio Galimberti說:“在某個時間點,他們(美國政府)將會無視市場環境買入石油。你不能指望美國政府像交易員一樣做事?!?/span>
但拜登政府似乎并不著急。美國能源部表示,目前剩余的3.82億桶原油足以應對潛在的沖擊。
美國能源部的數據顯示,今年年初,SPR儲備約5.93億桶石油,低于2009年7.27億桶的峰值。
從那以后,美國成為了一個主要的石油出口國。
Energy Outlook Advisers執行合伙人Anas Alhajji表示:“由于頁巖革命,沒有必要將產量重新補充到以前的水平?!?/span>
今年的SPR出售是自1973年至1974年阿拉伯石油禁運后建立庫存以來最大的一次。
在4月份以來的七次拍賣中,美國能源部向美國煉油商、外國貿易公司和主要石油生產商出售了石油。
據美國能源部的數據,在截至12月9日的一周內,該系統共釋放了約470萬桶原油。該機構表示,最終交付將于本月完成。
隨著近幾周油價逐漸回落,今年標普500指數中為數不多的亮點之一的能源股已經回撤。據GasBuddy的數據,美國汽油價格也從夏季高點降至平均3.10美元/加侖左右的水平。
標普全球大宗商品觀察(S&P Global Commodity Insights)的地緣政治風險分析師Paul Sheldon表示,SPR的釋放“確實在很大程度上填補了供應缺口,限制了商業庫存的減少?!薄暗乾F在大炮已經打響了?!?/span>
美國官員此前表示,一旦美國原油期貨價格達到70美元/桶左右,他們打算重新儲備SPR。目前,2024年和2025年的許多此類交付合同的交易價格接近這一水平。但華爾街分析師預計,隨著中國經濟復蘇,油價將在明年反彈。
目前還不清楚華盛頓最終會購買多少石油。美國能源部石油儲備辦公室副主任Douglas MacIntyre說,能源部正在評估緩和各種類型的供應沖擊到底需要多少石油。
MacIntyre本月在參議院能源委員會(Senate Energy Committee)聽證會上發表講話時,要求國會暫?;蛉∠ㄔ?024至2027年間安排的出售1.47億桶SPR的計劃。
MacIntyre補充說,若國會取消釋放這些SPR,能源部希望在公開市場購買約 6000萬桶油,“幸運的是,我們是以高價賣出的”。
中美關系很難回到從前?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港澳研中心主任黃平周一(12月19日)表示,中美關系肯定回不了以前所謂的“蜜月期”,甚至是90年代的“建設性戰略伙伴關系”都不可能。
香港《星島日報》周一報導,社科院臺港澳研究中心主任黃平當日在香港發表演講,剖析中美關系及全球格局變化。
據報導,曾任社科院美國研究所所長的黃平表示,隨著中國經濟、科技、軍事力量的提升,中美關系存在結構性分歧。美國表明其“霸權不容挑戰”,中國則是“主權不容挑戰”。
2017年美國特朗普政府上臺,是中美關系轉壞的分水嶺,一連串對中國不友好的政策延續至本屆拜登政府。
黃平說,遏華已經成為美國兩黨的“共識”,中美關系要回到從前,甚至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建設性戰略伙伴關系”,肯定不可能。
據其分析,中美目前最大的問題是缺乏信任,兩國關系存在高度不確定性,如何管控危機,至關重要。
但他也指出,中美兩國元首上月在印度尼西亞的會晤相當及時,會上只字未提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稍早訪問臺灣一事,顯示兩國元首從長遠戰略高度審視雙方關系,不被眼前的一些具體事件阻礙,先易后難,逐步推動關系重回正軌。
黃平并且預期,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下月訪問中國,將會落實兩國元首這個共識。。
在中美競爭越趨激烈的大背景下,香港該如何做好自己的角色?黃平認為,經過2019年的社會事件后,香港首要是回歸常態,不要再把內部的民生、房屋等問題高度政治化,成為美國等西方國家遏華的工具。
對于來自美國的制裁,黃平認為,香港的優勢是獨一無二的,其他城市無法取代,越是被制裁封鎖,越要背靠國家,越要向美國以外的其他地區開放。
當地時間11月17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表示,他明年初的中國之行將有助于加強美中之間的溝通渠道,并跟進拜登總統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會晤期間提出的問題。
布林肯說,他這次訪問的重點是兩國領導人提出的雙邊問題、地區關切以及衛生安全和氣候變化等全球性問題。
布林肯表示:“我們需要保持開放并加強兩國之間的溝通渠道。如果我們要負責任地管理兩國關系,處理好我們所面臨的競爭,雙方必須保持供款且持續加深彼此的溝通,這樣才不會演變成沖突?!?/span>
在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今年8月訪問臺灣后,本已因貿易和人權問題爭端而緊張的中美關系急劇惡化。